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乐译通>新闻资讯

  • 专业英语翻译 专业英语翻译 2015-08-03

    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从古罗马时期开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出现了六次翻译高潮。但无论是西方还 是我国翻译界,对西方这两年多年的翻译史做过系统的整理记录的著作并不多,谭载喜教授的《西方翻译简史》则是一部记 录西方翻译史的著作,本文试图就该书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一评述。

  • 谁是翻译主体 谁是翻译主体 2015-07-31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哲学自十七世纪的笛卡儿开始就鲜明地把人的主 体性问题提了出来,后经康德推进,黑格尔发展,到胡 塞尔盛极而衰,转向主体间性的研究。相比较而言,翻 译的主体性问题就显得姗姗来迟了。长久以来,翻译以 及翻译研究在学术领域一直没有地位,“翻译一直处 于,正如法国翻译学家贝尔曼所说,一种‘被遮掩,被 压制,被排斥状态和仆人状态’”。 译者一直生活在原文作者的阴影之中,努力使自己做 “隐形人”,处于“一仆二主”的地位,介于余光中 所说的“神人之间”,地位极其尴尬。 随着翻译地位的提高和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译者逐渐从 “一仆二主”的奴役下解脱出来,以“叛逆者”的精神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在翻译理论界翻译主体性问题就自然地浮出了水面,成为翻译理论研究关注的新课题。翻译主体性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不仅涉及到翻译主体的所指,而且涉及到人们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的翻译主体间性 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在谈论翻译主体性的时候, 却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认识不清,意见不一。 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将这一问题鲜明地提了出 来,他说:“从目前我们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看, 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 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 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 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很明显,人们对翻译 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看一下国内一些 学者的观点:杨武能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 亦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许钧区分了狭义的翻译主体和广义的翻译主体,前者指译者,后者泛指作者、译者 和读者。查明建认为,谁 是翻译主体,那要看人们对“翻译”一词的不同理解, 他接着说:“考虑到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各因素间的相关 性,本文赞同后一种理解。”他所指的后一种理解就 是,译者、原作者和读者都是翻译主体。以上三位学者 对“谁是翻译主体?”问题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答复,此 课题似乎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他 们是怎么样得出结论的,问题就变得相当复杂了,他们 的结论也有些令人怀疑了。杨武能从“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的角度得出作家,翻译家和读者都是翻译主体的结论。虽然我们同意主体是人,但所有的人都是主体吗?主体和人能划等号吗?许钧,查明建是从原作者,译者和读者能够平等对话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的。 查明建还谈到翻译主体间性问题,他说:“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既是原作者与译者主体间共在的场所,也是他们主体间相互交往的方式。原作是他们对话的契机,也是他们对话交流的平台。从对话的角度看, 原作是作者和译者对话的议题,翻译是他们的对话过 程,译作就是他们交谈的结果。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译者和原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他们共同完成了翻译的 任务。因此,原作者与译者之间,就不是主次/主仆关 系,而是平等的主体间对话关系”查明建 他的这段话一方面肯定了原作者与译者的对话关系,另 一方面把翻译主体间性理解成原作者与译者的对话关系。 原作者与译者之间能否发生对话关系?翻译的主体间性能否简单地理解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对话关系?由此可见,他们用以论证翻译主体结论的前提本身就是需要证明的东西,那么,其结论就值得我们怀疑了。鉴于以上几种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此课题很有深人研究的必要,若不锁定翻译主体的所指,我们所谈论的翻译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没有血肉身躯的纯粹精神,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荡,结果导致 思想混乱。“每个谈论主体性的人,都不能不首先对自 己所说的 '主体’在现实中所指有所规定,而思想混乱 往往就从这里开始”李德顺正是本着“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笔者试图就许钧教授 提出的“谁是翻译主体”问题从理论上加以论证,提出 自己的观点,以请教于各位同仁。 二、什么是主体和主体性?谁是翻译主体?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 的规定性,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主体作为人的 规定性称之为人性,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 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 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这段 话一方面讲了人与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到了主体 性最根本内涵。首先,主体是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 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只有具有社会 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认识和审美主体。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主体性的内涵。陈先达认为,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主体的综合特征,是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但他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也就是说,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 此,我们在理解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两种极端:一是无 视客体的制约性,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二是过分强调 客体的制约性,完全排除主体能动性。以上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主体和主体性进行了界定。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翻译主体的内涵。相比较而言,翻译 上所说的主体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由翻译学的人文 社会科学性质决定的。这里,我们显然不能把马克思的 “人始终是主体”教条化,认为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 都是翻译主体。马克思的主体原则与翻译的主体是普遍 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般和具体的关系。当我们把马克 思的主体概念用于指导翻译研究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不能简单化。翻译涉及的因素很多,杨自俭总结了译学研究对象的八大因素:客观世界(自 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原文作者、原文、原文 读者、译者、翻译过程,译文、译文读者。他们之 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既涉及到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 又涉及到主体间的关系。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个“人”当中,谁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呢?谁能配得上“翻译主体”这个称号呢?本文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但国内一些学者倾向于把原文作者与读者也称为翻译主体,笔者对这种观点表示异议。如果说原作者是翻译主体,那么他的主体性必然具体表现在他对客体的对象化里,谁是他的客体?是译者吗?他在翻译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对话是指原 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对话吗?翻译主体间性能否简单理解 成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 思考,依笔者看来,把原文作者看作翻译主体的观点很 令人怀疑。对于“谁是翻译主体”这一大问题本文不可 能面面俱到,笔者也不敢奢求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谁是翻译主体”问题重点阐明三个基本观点: 一、原文作者不是翻译主体;二、翻译是译者与文本之 间以语言为媒介的对话,而不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以文 本为中介的对话,这一个问题与原文作者是否能成为翻译 主体有直接的关系;三、翻译的主体间性的内涵。三、作者主体性的黄昏文学文本中的作者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 一,同时也是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哲学上 的主体性问题在文学理论中的反映。传统的文学观认 为,语言是对世界的模仿,通过语言这面透明的镜子, 作者可以准确地表达他的思想。因此,文本的意义就是 作者意图的再现,阅读则是追寻作者的原意。作者在文 学活动中一直占据中心位置,垄断了对作品的解释权。 这种作者意图中心论的观点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诞 生以后受到来自新批评,结构主义,特别是后结构主义 的质疑和批判。新批评利用“意图谬误”来消解作者主 体;俄国形式主义专注“文学性”和“文学技巧”,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的意义来自语言内部的系统,后结 构主义的德里达发挥了索绪尔“语言中只有差异”的思 想,让能指符号在差异中无限延宕,而福柯则利用“作 者功能”取代了作者,主体被权利话语淹没得无影无 踪。一场声势浩大的“主体离心”运动构成了这一时期 西方批评话语的主线。黄必康对这一思潮作出 如下概括:“自新批评以来一直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重心 之一就是在文本分析中摒弃作者的主体地位,进而完全 抹掉作者在写作中的痕迹,最终完成在一切话语中对主 体性的消解,这是当代西方批评话语一条贯穿始终的线 索。”面对西方文论中这股反主体性思潮,赞成者有 之,反对者有之,但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深深的思索:作 为一场文化运动,主体离心会潮起潮落,会有竟时,但 作为一种理论,它将是一个永远不可替代的透视视角。 所以,作为专业翻译研究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跟着空 喊“作者死了”等口号,也不是把“主体离心”视 为异端,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吸收其合理内核,重新审 视作者在翻译中的地位问题,从“思,言,写”三 者之间的关系中正确认识作者与其作品的关系,并以此 为契机,认真反思传统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拓翻 译研究的新领域。1.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语言从来就不是普普通通的东西,进人二十世纪以 来,语言问题已经在哲学中获得了中心地位。人们重新 思考了“思、写、言”之间的关系。就思和言的关 系来说,索绪尔认为:“就拿所指与能指来 说,语言不可能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或声音, 而只有由这系统发出的概念的差别和声音的差别。”也 就是说,是语言构成观念和思想,而不是语言仅仅作为 工具反映先于它存在的观念或思想。这样,语言就有了 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工具,另一方面,语言制约着人的 思想。伽达默尔说的好:“语言既是桥,又是墙,通 过它可以达到某某意识的同一性,它也限制人们表达自 己的内心世界”张首映作家经常被 这种“言意”矛盾所困扰。“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不逮意”等诸如此类的话道出了 这样一个事实:语言不只是一种透明的工具,可以准确 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我们不能直接理解作者的思想,而 只能理解作者的语言,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距离,也产生 了一系列矛盾:语言和作者思想的矛盾、语言的个人使 用与语言的社会性的矛盾、语言时空上的矛盾等。因 此,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他的语言表达产生了距离,文本 的意义不是先于读者的理解而独立存在。如果说阅读就 是追溯作者的原意,翻译就是忠实于作者的意图,这是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2.书写赋予文本以独立于原作者的自为存在相对于言语,书写在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自 柏拉图以来,人们就重视口头语言而贬低书面语言(即文 字)。柏拉图称文字不过是小孩子的发明,如何能够同言 语这大人的智慧抗衡?亚里士多德认为,言语是心境的 符号,文字是言语的符号,甚至连索绪尔也认为,文字 惟一存在的理由在于表征语言,受这种“语音中心主 义”的影响,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言语是思想的再现, 文字是言语的表征,写作是作者思想的实现,阅读则是 追寻作者的原意。德里达对这种由“在场的形而上学” 与“语音中心主义”组成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 了猛烈批判,他强调书写的自律性和自身存在的价值, 德里达写道:“文字的概念正在超越语言的范围,它不 再表示一般语言的特殊形式、附属形式,它不再表示表 层、不再表示一种主要能指的不一致复制品”德里达在德里达看来,虽然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的,但“书写”比“言说”更能反映语言的差异性。 根据他的“异延”的观点,封闭的在场就被解构了,语 言表达可以独立于作者而存在。伽达默尔认为,文字性 虽然是第二性的现象,但语言能够被书写这一点对于语 言的本质却决非第二性的。他说:“文字性就是自我陌 生性……文字性决不是对于口头流传物的发展在质上并无 改变的纯粹偶然的情况或纯粹的补充”伽达默尔文字使作者与作品相分离,乃使自己达到了自 身的此在。这是因为,作家的作品一旦用文字固定下 来,作者说话的当下性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作者是不 在场的。作者创作的一切心理学因素是外在于文学作品 的,文字语言的意义是脱离一切传达情感和心理因素的纯 粹自为的东西,文本成为独立存在之物。“通过文字固定 下来的东西已经同它的起源和原作者的关联相脱离,并向 新的关系积极地开放,像作者的意见或原来读者的理解这 样的规范概念实际上只代表一种空位,而这空位需不断地 由具体理解场合所填补”伽达默尔。以上论述对翻译研究意味着什么呢?按照利科尔的定 义,文本就是由书写固定下来的话语。而翻译研究的正 是这样的文本,文字固定的文本提出了翻译中的理解问 题。我们应该抛弃重建作者原意的传统翻译观念,理解 乃是理解本文本身,语言就是理解得以进行的普遍媒 介,作者创作时的一切心理学因素在文本中不复存在, 留下的乃是语言构成的符号世界。“作家的真理在作品 之中,但作品的真理却不在作家身上。那么在哪里呢? 就在作品的意义之中”杜夫海纳 。作者 与作品既有亲缘关系,又有根本的差别,翻译不是复制作品背后的作者意图,而是面向文本本身。我们何必要 人为地树立原作者这权威呢?不推翻作者对翻译文本的控 制和垄断,译者的主体性就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四.为什么原作者与译者不发生对话?许钧、查明建从原作者、译者和读者能够平等对话 的角度出发得出作者、译者与读者都是翻译主体的结 论,我们对此观点提出质疑。翻译的对话关系显然有别 于人与人之间现实的、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口头的言语 交际具有交谈双方的共时性,当下性和共同的语境,交 际的双方都在场;而译者面对的是文本,即用书写固定 下来的任何话语,作者是不在场的。“不足于说阅读就 是通过作品和作者对话,因为对书的关系具有完全不同 的性质。对话是问与答的交换,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没有 这种交换,作者不回答读者。书把写的行为和读的行为 分成两边,它们之间没有交流,读者缺乏写的行为,作 者没有读的行为。所以本文产生了读者和作者的两重缺 陷,它取代了对话的关系”利科这也 就是说,与口头言谈相联系的是先前的作者与读者的关 系,而由书写固定的本文则已将先前的作者一读者的关 系切开,从而变成了作者一本文和本文一读者这样两重 关系。根据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用图示分别描述原作 者的创作过程与译者的翻译过程:客观世界一作者一本文 //本文一译者一译文我们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作者创作的结果是本文 的凸现,而译者的翻译开始于本文,但译者所面对的本 文却不是原作者创作的本文,这两个本文已经“间距 化”了,我们用符号“//”分开,以示区别。本文 一旦问世,它与原文作者相脱离,解除了原来的语境关 系,与不同时代的译者重建新的语境关系。黑格尔曾把 作品比作已经从树上摘下来的美丽的果实,原作者把他 的作品给予了我们,但“这里没有它们具体存在的真实 生命,没有长有这些果实的树,没有构成它们的实体的 土壤和要素,也没有决定它们的特性的气候,更没有支 配它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年四季的变换。同样,命运把那 些古代艺术作品给予我们,但却没有把那些作品得以开 花和结果的伦理生活的春天和夏天一并给予我们,而给 予我们的只是对这种现实性的朦胧的回忆”何卫平。黑格尔这段充满诗意的话表明了作者创作的作 品一旦用文字通过书写固定下来成为本文后,它就解除 了与原作者的语境关联,面向一切时代开放,并与不同 文化,不同时代的译者重建语境关系。译者对文本的理 解也不可能通过历史的重建还原其本来面目,正如不能 将摘下的水果再还原到树上一样。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原作者与译者不存 在对话关系,他们既不在同一时间,又不在同一空间。 文本的出现使原作者与译者产生了必然的间距,因而,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间和空间距离的不对 称交流。译者只能与文本通过语言的媒介对话而不是作 者通过文本的中介对话。五.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得出了译者是唯一的人工翻译主体的 结论,并否定了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对话关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翻译主体间性就成为不可能?我们能否把翻译 主体间性简单地理解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对话关 系?译者是怎么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达到对文本意义 及对作者的理解的呢?1.如果说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 那么还存在翻译的主体间性吗? 我们得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的结论并没有否定主 体间性的存在。首先,虽然原作者与读者不是翻译主 体,但他们分别属于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我们不能混 淆三类性质不同的主体。因此,为明确起见,我们认为 译者是翻译主体,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 三类主体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他们 在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中(详细分析见下文)各负其责,相互 联系,而且他们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内涵,不能笼而统 之划分到同一个翻译主体范畴之下。笔者认为,译者为 中心主体,作者和读者为边缘主体的划分方法恰恰违背 了主体间性原则,因为主体间性理论是强调平等对话 的,它反对任何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也反对以自我 为中心的占有性中心主义。翻译研究中出现的作者中心 论,文本中心论以及译者中心论就是这种自我中心主义 的表现,就是一种不包含主体间性的单独主体性,因而 是片面的,走向极端的未充分发展的主体性。其次,我 们在界定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主 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主体一主体”的模 式并没有完全否定和取代“主体一客体”模式。一方面,“主体一主体”关系是以“主体一客体”关系为背景的; 另一方面,在“主体一主体”关系中,每一主体作为对 方的对象性存在,具有一定程度的客体性。在这个意义上 说,“主体一主体”关系中包含着更微观的“主体一客 体”关系(郭湛,2001 : 1 37)。' 2.什么是翻译的主体间性?笔者认为翻译上的主体间性与哲学上的主体间性相比 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化死搬硬套。哲学上的主 体间性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问题,其实质 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 面对人与人的交往,他人不是客体。胡塞尔从先验的自 我出发提出他的“主体间性”的概念,表明哲学的唯我 论必须克服;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具有一种完全 不同的内容和特征,他的主体间性理论以一种生存论的 “此在”为其根本;哈贝马斯也提倡主体间性,他从社 会学的角度解决人与人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因而是一种 交往理性。他们的主体间性不能直接指导我们的翻译研 究。翻译的主体间性并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现实交往问 题。翻译面对的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不对称交流, 这是一种时空错位的交往类型,即作者与译者的非共时 性沟通。这是界定翻译主体间性内涵的前提。翻译属于 人文科学,其本质是“理解”,这种活动指向由符号构 成的语言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因此,理解不是一个 人与人之间,如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译者 与文本之间如何跨距离交流的问题。鉴于翻译学的以上 特点,笔者认为,翻译的主体间性除了指作者,译者与 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外至少还包含以下三点:1)翻译的学 科性质是主体间性的,2)翻译的方法论是主体间性的;3)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由于本文不是 专门论述翻译主体间性的文章,所以我们只选择第三 点,即从翻译过程看翻译的主体间性。3.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书写固定下来的文本提出了真正的翻译问题:译者怎 么样才能跨时间、跨空间距离与文本进行交流?有些学 者如杨武能把文学翻译的特征图示为:作家一一原著一一翻译家一一译本一一读者许钧、刘宓庆对上边的五个翻译要 素的关系也用一个图表示出来: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学者的差别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翻译主体的界定不同,杨武能把 作家、翻译家和读者都看作是翻译主体(图上没标出,参 见他的文字说明),而刘宓庆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 体,其他都是客体;二是翻译的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不 同,杨武能用“一一”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而刘宓庆用“一”表示单一的派生关系。对于以上两位 学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他们忽略了翻译是一 种跨越时间,空间的不对称交流,原作者与译者处于不 同的交流层面上,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条直线连接起 来,把作用和译者放在同一个交流平台上,而应把作者 创作过程与译者的翻译过程区分开来,原作者的创作过 程与译者放在同一个交流平台上,而应把作者的创作过 程与译者的翻译过程区分开来,原作者的创作过程与译 者的翻译过程并不是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出现了断 裂,这种断裂是由于文本的出现造成的。因此,我们把 上面的图改造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翻译的第一层面是以作者为核心的 “客观世界一原作者一作品(元文本)”模式,原作者从 世界出发建构由文本组成的语言世界,第二层是以译者为 核心的“文本一译者一译文”模式,译者从语言(文本) 出发重构客观世界。在第一层关系中,作者无疑处于主 体地位,他把从现实世界中获取的素材和创作灵感经过 大脑的艺术加工形成“意象”,这种意象通过语言的表 达而形成文本。毫无疑问,原作者是创作主体,客观世 界是他的创作客体,其成果即作品是作者创作主体的客 体化的结果。我们用“元文本”这一概念,一是说明 它与作者的某种联系,二是指未经任何人阐释但同时又 是开放的,有待于读者去阐释的文本;在第二层关系 中,译者是从文本出发,这个文本虽来源于作者,但由 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已经与作者相脱离,它解除了与原 作者的语境关联而对无限制的阅读开放,文本的意义从 直接的指称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自为的存在。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区别了与作者联系的“元文本”和 与译者联系的“文本”,未经阅读的作品只是“可能的 存在”,有待于读者在阅读中具体化。用伊瑟尔的“两 极理论”解释就是,作者写出的作品是“艺术极”, “审美极”则存在于读者的具体化之中。因此,译者一 方面作为读者的身份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填充和具体化, 另一方面又以译文创造者的身份,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 受视野,在一个新的文化世界里打开了文本崭新的历 史。译者不仅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第三 层次的读者进行又一轮的文化交流,而且在另一文化里 延续了原作的生命。翻译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推 陈出新,促进人类文化交流逐步向前发展。这也证明了 为什么翻译不是原文的翻版、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 译者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在这种再创造之中。同样毫无疑 问,译者是翻译主体,前边的原作者和原文是他的前在 客体,后边的读者是他的后在客体。虽然接受美学与读 者反应文论'强调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作用,但在翻 译研究中,译者首先是作为读者的身份介入翻译过程 的。因此,读者对意义生成的积极作用在翻译中是译者 主体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于译文读者,他们又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普通读者,另一类是新一轮译文的译者。 普通读者只是作为译文创造者身份的译者要关注的“意 向读者”,是为一定的翻译目的服务的。虽然他们对新 的译文的出现具有反馈作用,但这种反馈作用是客体对 主体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也正说明了译者主体性 除了主观能动性外同时还包含着受动性。译者主体性的 发挥既受制于前边的原作者,原文又受制于后边的译文 以及译文读者。传统的翻译中,译者之所以没有地位, 就是因为原作者喧宾夺主占据了译者主体性的位置,从 而消解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是怎么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达到对文本意义 及对作者的理解的呢?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这种时空错位的距离型交往的杰 出典范。他认为,时间距离并不是某种必须被克服的东 西,而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填满,正是由于这种 连续性,一切流传物才向我们呈现出来。一切传统的文 本不是始终存在于毫无变化的时间真空中的东西,而是 对于一切时代都具有同时代性,都是一种独特的过去与 现代并存的形式,它超越了文本过去的世界,并进人了 理解者的意义领域之中。译者跨越了两种语言和文化的 障碍,通过语言这座桥连接了与元文本之间的时间和空 间距离从而达到对文本与作者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决不 是重建作者的意图或者复制文本的原意,理解者与被理 解的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熟悉性和陌生性的中间地带, 意义就存在于两极之间的某个地方。因此,理解从根本 上说不是主体单方面的行为,而是译者与文本的对话。 这自然就引出了语言的本质问题。发生于上个世纪的 “语言论转向”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海德格尔 说:“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既不是表达,也不是人的活 动,语言是说”(周宪,1997:304)。语言并不具有 话器官,那语言如何能够实现这种说呢?海德格尔在 《走向语言之途》中写道:“语言首先而根本地遵循着 说的本质因素,即道说。语言说,因为语言道说,语 言显示。”( 1 996:1 1 3 5 )海德格尔把“道说”解释为 “显示”,语言通过道说而自行显示,真理通过“言 说”而显现出来,伽达默尔的名言是“能够理解的存在 是语言”,这句话的意思首先意味着人存在于语言中, 人永远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世界就是语言的世界。 其次,人与人通过语言而达到理解,语言就是理解本身 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文本是语言的构成物,而语言的 本质是说,为了理解文本中所说的东西,译者必须对文 本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让自己进入文本的视域之 中,与译者的视域相融合,“视域融合”就是对话的实 现。因此,伽达默尔说:“流传物并不只是一种我们通 过经验所认识和支配的事件,而是语言,也就是说,流 传物像一个“你”那样自行讲话,一个‘你’不是 对象,而是与我们发生关系”(邹广胜,200 1:5 )。文 本的主体性与读者的主体性融合在一起,二者体现了一 种主体间性的平等关系。六.结束语翻译主体以及相关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目前翻译研 究的新课题,以上只是我们对“谁是翻译主体”问题所 做出的一点不成熟的探索,文中对原作者是翻译主体的 观点持否定态度,希望翻译理论家重新审视原作者在翻 译中的地位。笔者认为翻译主体以及相关的主体性与主 体间性这一课题很有深人研究下去的必要,它们是建构 翻译学理论大厦的本体理论,是翻译学理论体系建设的 一块基石。翻译公司

  • 翻译原则 翻译原则 2015-07-31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活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原则也是与时俱进。本文拟从中国翻译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分析不同时期的翻译原则,以此淺谈不同翻译原则对翻译实践活动的影响。

  • 翻译的技巧 翻译的技巧 2015-07-31

    21世纪国际交往日渐频繁,持各种语言的人在交际中,需要另一媒介即翻译的帮助。翻译是一门高级的语言艺术,需要长期艰苦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得以掌握。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无论是旧大纲的“听、说、读、写、译”,还是新大纲中的“读、听、说、写、 译”,在这五项基本技能中,翻译都排在最后一位,这就是说,翻译是大学英语中最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翻译的定 义、标准、翻译中的技巧及译者所需的素质。只有对翻译的基本理论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很好地做好翻译。

  • 天津市翻译资格考试英语笔译开始报名啦! 天津市翻译资格考试英语笔译开始报名啦! 2015-07-31

    近日,据“天津人事考试网2015年11月翻译资格笔译考试报名通知”可知,2015年11月天津catti英语笔译报名缴费时间为9月8日-14日。天津乐译通翻译公司小编整理分享有关英语翻译笔译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和考试等级。

  • 英语口译如何进行速记练习? 英语口译如何进行速记练习? 2015-07-30

    提到英语口译,作为一种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如何进行速记练习是学习英语口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英语口译如何进行速记练习呢?在正式了解英语口译如何进行速记练习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口译速记只有不断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属于不可速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