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乐译通>行业新闻

非英语翻译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5-06-30     浏览次数:6955次     返回上一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深入,非英语外语翻译需求正在不断增强,如何有效的开发整合翻译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已成为翻译界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大型、国家级翻译公司,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本文通过总结公司前期的一些阶段研究观点,旨在抛砖引玉,供业界各位朋友参考。中译公司希望同大家共同推动非英语翻译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一、非英语翻译资源现状及需求
    据统计,目前全球科技文献、互联网等信息资源中,英语信息所占比例超过60%,以德、法、俄、日、西为主体的上百种非英语外语信息资源,其比例仅约占全球信息整体的35%。非英语外语信息资源的总体规模小、语言种类多、语种分布分散等特点,致使相应的翻译需求总量相对较少,单笔业务规模较低,这也直接决定了非英语翻译资源较为有限,统筹利用难度大,难以有效满足客户的非英语外语的翻译需求。可以讲,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培养了一批非英语外语人才,但无论是译员数量、水平,还是同翻译工作密切联系的自动翻译技术、翻译工具书等,都还较英语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非英语翻译资源发展现状
    为比较客观地反映非英语外语翻译资源现状,我们从翻译人员培养、翻译软件、翻译工具书三方面进行简单地分析。译员培养方面,从作为培养翻译人才主要途径的高校网站统计发现,国内外语院校稍成规模培养的非英语外语主要包括日、德、法、西、俄、阿等不到20个语种,其中又有很多语种每年通常培养不到20名的学生,而且主要集中在北外、上外等外语院校。从翻译公司的翻译服务调查结果看,虽然许多翻译公司对外宣传称能提供50余个语种的翻译服务,但实际调查发现,很少公司拥有5门以上外语专业的专职翻译。翻译软件方面,据初步统计,国内非英语的中外互译翻译软件只能涵盖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不到十种非英语语种,而且软件种类也相当少,功能不很完善,绝大多数语种甚至没有翻译软件。翻译工具书方面,日、德、法、俄、西等几个语种虽然各有几本词典,但几乎看不到分专业的专门性翻译工具书。

    根据以上统计调查结果,结合对翻译行业多年观察,可以发现国内非英语翻译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翻译资源初成体系。国内基本形成了院校培养为重点,以日、俄、法、德、韩、西等为主体,翻译公司和国家机构为核心,包括译员、翻译技术或工具在内的翻译资源体系,能够提供约20种主要的非英语外语的翻译服务。

    二是整体规模较小。由于许多专业在外语院校多是四年招生一次,所以国内非英语译员数量、翻译工具等翻译资源,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比较小。以西班牙语为例,它是全球26个国家的官方语言,4亿多人的母语。但国内只有22所大学开设西语,全国西语大学教师仅100多名,每年只能培养1000多名西语学员。

    三是资源发展不平衡。从翻译资源构成看,日、俄、法、德、韩、西等是非英语翻译资源主体,估计它们目前占该资源体系的比例要高达80%以上,其它上百种语种只有百分之十几左右。该资源体系的翻译技术、翻译基础理论和翻译工具等均比较薄弱。从翻译资源地域分布看,该翻译资源体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估计其所占比例要在60%以上。

    四是资源分布分散。目前,非英语翻译资源主要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院校、国家机关、翻译公司、科研单位、外企等多种机构。因翻译需求等原因,各单位提供的语种数量、各语种实力规模等均很有限,一般都不超过5个语种,各语种译员数量不超过3人。加之各机构间交流联系较少,所以非英语翻译服务领域缺少优势品牌,无法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非英语翻译服务需求分析
    从国际社会发展形势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国际行为得到全球人民认同,非传统强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舞台活动,势必信赖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翻译资源需求。特别是非英语翻译服务方面,由于这些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交流的程度在加深,但它们的全球外语人才储备量少,整体资源力量较为薄弱,所以发展空间巨大。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中国在2001 年12 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成员,中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作用突出,同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特别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政府在积极发展同非英语国家的关系,所以国内非英语翻译服务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一个黄金发展期。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活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参与,形成对翻译服务的巨大需求。

    总之,国际社会特别是国内对非英语翻译服务的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非英语翻译资源自身存在的不足,都要求国内翻译行业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从而及时、准确、高质地提供非英语翻译服务,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更有效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的作用。

二、关于整合开发非英语翻译资源的建议
    目前,由于国内非英语翻译资源的发展规模、语种构成、分布特点等,都不能适应国内对非英语翻译的需求,致使客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翻译成本相对英语翻译要高出许多。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翻译行业应紧扣未来的潜在市场需求,拓宽非英语外语人才的来源,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更要通过产业联盟、信息技术应用等措施,加强非英语翻译资源的整合开发,实现非英语翻译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一)通过产业联盟,提升资源规模
    从翻译行业的产业链看,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院校等位于该链条的下游,它们是翻译资源的主要生成机构;翻译公司等机构作为从事翻译活动的主体,直接向客户提供翻译服务;使用翻译服务的客户,通过付费等方式使用翻译服务,处于产业链上游。由此可见,外语院校、翻译公司、翻译科研机构是翻译资源的主要载体。整合开发非英语翻译资源,主要是以客户需求为牵引,以翻译公司为重点,实现翻译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经济高效。
一是翻译公司之间的行业战略联盟。由于非英语翻译的客户群规模较小,所以各机构的非英语翻译的语种、人数都很少,难以单独向客户提供多语言、大业务量的翻译服务。为有效满足客户的非英语翻译服务需求,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翻译公司之间可以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共享翻译资源,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通过该产业联盟战略,联盟成员能够有效利用联盟体的翻译资源,从而更好地提供翻译服务,联盟成员的资源输出方同样将通过分配机制获取经济甚至品牌利益,客户则可以得到及时、高质的翻译服务。

    二是翻译公司同资源生成机构的战略联盟。翻译人才培养、翻译技术开发等机构,作为翻译资源的主要生成源泉,直接决定了非英语翻译服务的质量。为有效开发该翻译资源,翻译公司通过与非英语外语人才培养院校、翻译技术研发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利用向院校学员提供翻译实习、进行业务合作等方式,帮助院校培养翻译人才,拓宽人才形成渠道;通过与翻译技术研发机构合作,跟踪、推进、应用非英语外语翻译技术,提高自动翻译水平和翻译效率。

    此外,积极加强同国际译联组织、各国翻译行业协会、翻译公司的合作交流, 汲取各国翻译产业的经验教训,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我国非英语翻译产业健康发展。

(二)建设翻译信息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非英语翻译资源的整合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资源整合利用,翻译行业协会或具有影响力的翻译公司将来应建立翻译门户,搭建专业翻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翻译信息资源的高效流动,推动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该信息平台应当具有翻译行业专业译员资源登记、全球客户翻译业务招标、兼职译员信息记录、翻译技术和产品、国际翻译服务交易、翻译从业人员活动等信息的发布查询,服务实施,以及翻译服务质量反馈信息及综合评价等功能,从而实现从翻译资源、客户需求,到服务质量监督的一体化服务,便捷地实现客户与翻译资源有效沟通,翻译服务质量的有效控制。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翻译效率
    翻译行业是一项技术和劳动双重密集的产业,技术密集决定了翻译人员的生成周期较长,劳动密集致使翻译效率无法实现突破,该两个方面在非英语翻译服务的表现更为突出。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非英语翻译服务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国内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专业翻译软件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建立各语种语料库管理系统,在翻译的过程中,利用辅助翻译系统,各个译员的翻译结果可以实时记忆到共享语料库, 自动提取、搜索专业术语,译员可以调用、借鉴其它翻译产品,从而提高译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翻译专业性。

(四)规范翻译行业服务,加强基础建设
    为使我国翻译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行业管理制度方面,要以《翻译服务规范》为基础,建立健全非英语翻译服务规范标准,建立一整套的翻译质量制度控制体系。译员资质管理方面,要逐步推行和完善各非英语专业翻译人员的从业资格认证和职称评定制度,管理好译员入门关。企业行为监管方面,要探索实施国内翻译公司的非英语翻译实力、信誉考核认证分级制,综合利用公司实力、翻译专家意见、客户反馈信息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完善的考核分级办法,对各公司进行考核评定,积极宣传综合实力强、评定等级高、服务信誉好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能提供大品牌、一体化、一站式非英语翻译服务的知名企业。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在非英语翻译资源整合和开发方面,一直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为充分地利用全国各地的翻译资源,促进同兄弟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公司已经同上海、南京、四川、黑龙江和广东等地的多家翻译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实践证明,该合作模式是比较成功。为加强培养翻译队伍后备力量建设,公司同北京多所高校成立翻译实习基地,向高校翻译专业学子提供实践机会,发挥公司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我们公司还十分注重翻译技术、语料数据库等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翻译软件、辅助翻译技术等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翻译质量,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际地位的增强,为我们翻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译公司作为一家具有产业领导地位的公司,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同各位一起,加强非英语翻译资源的共享开发,促进翻译技术应用,推动非英语翻译服务持续发展,长久繁荣!